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各种口味的“水果吸棒”,有些商家直接标榜是“戒烟神器”,但更多商家隐晦地标示为“口气清新喷雾”或“漱口水”。 (互联网)
政府严厉打击电子烟后,有不法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兜售外形神似香烟和电子烟的替代产品,号称是“戒烟神器”,标榜“纯草本、零焦油和尼古丁、化解吸烟欲望”。卫生科学局受询时指出,这类产品因引诱人们模仿吸烟动作,因此在本地是被禁的,而且当中可能含有不适合人体摄入的物质,有健康风险。
这些“水果味道”的产品,约三个月前出现在电商平台上,有些商家直接标榜是“戒烟神器”,但更多商家隐晦地标示为“口气清新喷雾”或“漱口水”,产品的详情页也没有任何有关成分和用法的介绍。
经搜索,这款产品主要源于中国,根据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文宣,产品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草本植物萃取精华”,让人“通过抽吸动作释放持久凉感和清新果味,满足口欲的同时不产生任何健康负担”。文宣还声称,使用者吸入口中,不会产生任何烟雾还能缓解烟瘾,并强调不是电子烟。
记者以顾客身份询问电商产品的合法性时,商家回复说:“是合法的,能卖到新加坡而且有人下单就证明是合法的。这不是电子产品。”
此外,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还出现另一种标榜“天然草本”,不含尼古丁的电子“草本雾化器”,外形和电子烟一模一样,还会产生烟雾。但商家受询时强调这不是电子烟,只是一款充电式“口腔清新剂装置”。
“雾化器”在新加坡是禁售的电子烟的重要部件。
电商平台销售的这款雾化器装置,让使用者吞吐各种口味的烟雾。(互联网)
卫生科学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这些吸入器属于被禁的“仿烟草产品”。仿烟草产品通过看似无害的吸入装置模仿吸烟动作,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使用者尝试吸烟,甚至成为染上硬性毒品的入门途径,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这些风险的影响。
卫科局在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共移除超过2000个与电子烟相关的商品页面,包括这种仿烟草产品。
“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产品有助于戒烟,还可能含有不适合人体摄入的物质,长期使用会带来健康风险。”
根据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法令,购买、使用和持有仿制烟草产品均属违法行为,违规者可被判罚款最高2000元。
卫科局表示会持续积极地监测网络商品页面、社交媒体贴文及通讯平台内容,以侦测和删除非法广告与贴文。
新加坡中央医院呼吸病学与深切治疗李家辉高级顾问医生受询时说,这些产品的成分不明,未经当局的安全和有效性评估,令人担忧。
“我们无法知道使用这些产品会带来怎样的健康风险,除了广告宣传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我不建议吸烟者依赖这类产品戒烟。”
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顾问医生李俊平医生说,一些自称含草药的产品可能因含有未知成分或污染物,潜在健康影响不仅限于肺部疾病,还包括全身的毒性反应。
雾化器则可能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等问题,其中的香精、溶剂及其加热分解产物也可能伤害身体。
莱佛士医疗家庭医生林威良说,吸入的动作可能短时间内让人感觉注意力转移,减轻烟瘾。但依赖这些类似吸烟的行为,反而可能维持成瘾的习惯,无法像循证疗法那样,从生物层面应对尼古丁戒断。
在新加坡,尼古丁替代疗法戒烟辅助产品,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喷雾,必须经过严格评估,根据医疗保健产品法令注册。
国立大学医院药剂部副主任及高级首席临床药剂师陈爱丽呼吁公众参加有规划的行为支持计划。“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配合专业帮助,以及多种尼古丁替代疗法,成功戒烟的概率将大大提升”
她举例说:“保健促进局的‘I Quit’计划和各大医院及社区药房提供的戒烟计划,就能够提供全面评估、咨询与药物治疗。”
Contributed by
Keep Healthy With
© 2025 SingHealth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