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研团队正致力于通过研究胆汁酸水平,找出肝细胞癌高风险人群。肝细胞癌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团队希望未来能开发出简单的验血检测方法,帮助大众,尤其是脂肪肝患者,及早了解自身患肝细胞癌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风险。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星期四(2月6日)发文告说,中心的两名外科医生获颁全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转化研究杰出研究员奖(NMRC STaR Investigator Award),他们将各在五年内获得600万元拨款,用于研究肝癌和头颈癌。
其中,新加坡中央医院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外科与肿瘤外科系高级顾问周嘉豪教授将率领研究团队,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不明病因,以改进对这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
肝细胞癌是亚洲,包括新加坡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死亡率高达92%。从2014年至2018年,本地共有2753起肝细胞癌新病例。不过,仅两成肝细胞癌病例是在早期就发现。
研究肝癌10多年的周嘉豪教授星期四向媒体介绍研究项目时说,4.2%新加坡人口是B型肝炎或C型肝炎患者,属于肝细胞癌高风险群,他们应该每半年接受肝癌筛检。
新研究为脂肪肝病患者 制定筛查策略及早诊断肝癌
然而,近四成本地人口有不同程度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肝病,这使他们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也较高。但要让这些人都长期接受定期筛查并不现实。因此,这项新研究旨在为脂肪肝患者制定筛查策略,以便及早诊断肝癌。
周嘉豪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或通过一次血液检测,就能将对方归纳为肝癌高风险、中等还是低风险群。如果对方属于高风险群,我会强烈建议他进行定期检查。”
他先前的两项肝癌研究发现,肝细胞癌患者在发病前,已测出有独特的微生物组(microbiome)群落。此外,这些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异常水平的胆汁酸(bile acids),胆汁酸水平的失调是造成肝癌的关键风险因素。
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研究团队下来将分析2000人的胆汁酸概况,从中找出90名属于肝癌高风险的人群,让他们接受干预措施,以观察是否能通过饮食和运动等方式,改变他们的微生物组概况,从而降低患癌风险。
周嘉豪说,目前诊所没有检测胆汁酸的服务,希望未来两三年,通过血液检测胆汁酸的做法可以普及,成为普通体检的一项标配。
去年4月,73岁的杨学南确诊第三期肝细胞癌。他受访时说,他平时不常饮酒,也不是肝炎患者,得知患癌时惊讶不已。“我有糖尿病,每隔三四个月就会到综合诊疗所检查三高和眼睛,不过没有发现肝有问题。希望相关研究或检测,日后可以帮助到其他人及早发现肝癌并进行治疗。”
埃尔教授将展开 使用免疫细胞疗法治疗头颈癌临床试验
新加坡中央医院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外科与肿瘤外科系头颈外科主任及高级顾问埃尔(Gopal Iyer)教授,则将展开使用免疫细胞疗法治疗头颈癌的临床试验。
埃尔教授也是中心的医疗科学研究部主任。他告诉《联合早报》,研究团队将通过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简称TIL),治疗头颈癌晚期患者。本地每年约有950起头颈癌新病例。
他说,预计有20名患者参与首阶段的临床试验,并希望明年后能将它扩展到其他本地常见癌症。
TIL疗法的过程,包括切除患者的部分肿瘤来培养免疫细胞,并将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以杀死癌细胞。
埃尔教授指出,这种疗法在治疗黑色素瘤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治疗费用十分昂贵,一剂可能约50万美元(约67万7000新元)。为了让更多病人有机会接受TIL疗法,研究团队希望在本地生产这个疗法,从而大幅降低治疗成本。接受TIL疗法的病患,疗程通常只是一剂。
“我们最终想做的是,建立一个全国项目为患者提供TIL疗法,并把范围扩展到头颈癌以外的其他癌症。我们也希望能以更低成本做到这点。”
Tags:
;
;
;
;
News Article;
;
National Cancer Centre Singapore;
;
Lianhe Zaobao;
;
;
;
;
Awards;Research